当前企业引入开源软件构建软件产品趋势日益明显,在享受开源带来便利的同时,心脏滴血、Log4j漏洞爆发等开源安全事件频发,威胁全球软件安全,如何降低开源安全风险,提高软件产品开源安全性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。
在此背景下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于2022年4月参与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源安全国标申报工作,牵头起草《信息安全技术 软件产品开源代码安全评价方法》,并于2022年10月30日在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WG5工作组完成立项。本标准拟从软件产品代码来源、代码质量、知识产权可控性和产品成熟度四方面进行评价,解决当前软件产品中开源软件供应不稳定、开源代码不可用、知识产权不可控、开源产品成熟度欠缺等问题,为重点行业落地软件产品开源安全治理体系提供指导,降低软件产品开源安全风险,提高软件产品可信度、安全性、符合性和稳定性;为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,营造开源软件安全的网络空间。
为提高标准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可落地性,现面向各行业征集参编单位,共同参与开源安全国标编制工作。
1. 开源代码使用企业,包括金融、通信、汽车、制造、科技企业、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等。
2. 开源代码供应企业,包括软件提供商、云服务商等。
1. 该标准所属工作组的成员单位;
2. 自愿参与标准编制工作,承认并遵守本办法;
3. 能够完成牵头单位分配的标准编制任务;
4. 能够按时参加标准编制会议,并积极提交技术贡献和建议;
5. 能够指派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标准编制工作。